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发布《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立项结果公布》。我院马兆明、秦丽两位博士双双中标:马兆明主持的《中国体育学科研成果转化生态体系构建研究》获批一般项目,秦丽主持的《西北走廊多民族体育文化互嵌融通的典型案例研究》斩获西部项目。至此,我院已连续两年每年稳获2项国家社科基金,持续为体育学科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本次公示的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中体育学项目,全国立项201项,其中重点项目13项,一般项目121项,青年项目44项,西部项目23项。
近年来,我院始终将科研工作作为学科建设的核心抓手,通过搭建科研创新团队、开展项目申报专项辅导、完善科研激励机制等举措,持续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与项目申报质量。此次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成功立项,是学院科研实力稳步提升的重要体现。我院将严格按照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管理要求,加强对立项课题的过程性指导与保障,确保研究任务高质量完成,同时以此次立项为契机,进一步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培育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与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贡献力量。

马兆明,博士,副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国内高级访问学者,国家级田径裁判员,第六届全国优秀硕士生指导教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九届社会体育学会委员,宁夏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宁夏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宁夏大学本科实习优秀指导教师,宁夏大学优秀本科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宁夏大学立德树人岗位标兵,广州体育学院学报青年编委。近年来,出版著作3部,主持科研项目8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得宁夏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2项、宁夏自然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3项、研究成果被国家教育部采纳1项;被宁夏教育厅采纳1项。从事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教学、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所指导研究生获得宁夏回族自治区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宁夏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篇;考取国内知名院校博士研究生3名。
《中国体育学科研成果转化生态体系构建研究》旨在呼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国家战略,注重科研成果转化对推动全民健康、体育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助力由“体育大国”逐向“体育强国”目标迈进战略需求,回应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体育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的需求”现实痛点。探讨我国体育学科研成果转化应用,追求智力资源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效益化和时代化显得极为必要且尤为迫切,提高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率、实现国家体育事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秦丽,宁夏大学体育学院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上海体育大学,中国武术六段、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级健身气功裁判员。长期致力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及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武术历史与文化、体育人类学。近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CSSCI论文2篇;主持并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4项,副主编教材2部。
《西北走廊多民族体育文化互嵌融通的典型案例研究》旨在综合“历史-田野-案例”多维分析视角,聚焦多民族体育文化互嵌的差异化机制,提炼文化互嵌融通的具体类型,阐释“差异共生、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动态性,构建文化互嵌融通的“评估-反馈-优化”动态治理链,为助推基层体育文化治理创新、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经验参照。